3)第四十七章 华灯初上(二)_东晋隐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学会说点能入耳的话?”朱持以倒也不恼,两人都是同期从朝中退下来的,平日里也算好友。

  “在下这辈子,偏就不会说好话!”顾堂秋冷笑一声,“品义,品茵,快些走。”

  马康平笑着引路,这两位可是好不容易请来的,朱持以是吴郡朱家老太公,从尚书退下来的,便是如今,朝中也是门生故旧,数不胜数。

  而顾堂秋,如此脾性,都能在光禄大夫上任职多年,可见顾家实力。

  前头三人相伴而行,朱明芳则微微扶着朱持以,而后边,顾家两个年轻人,与朱明芳的兄长,朱明启聊着天。

  “明启,难得啊,你今儿会过来,这种好日子,居然不去听曲儿?”顾品义摇了摇手里的竹扇,都是世家子弟,平日里当然是互相认识的,这时候便打趣。

  朱明启‘哼’了一声,“没辙,祖父要我来,我还能拒绝不成?说的就跟你愿意来似的。”

  “呵呵,我当然愿意来了,明启啊,不是我说你,乐之一道,曲高和寡,你再这样痴迷,怕是连个陪你去锦湘楼听曲儿的朋友都没了。”

  “那也好过坐在锦湘楼里,居然听不懂墨竹姑娘的曲子。品义啊,你最近都不和我们相聚,是因为这个吗?”

  朱明启反唇相讥,又看向那边几艘正要停靠过来的画舫,点了点头,“今年马太守倒是下了功夫的,如此华贵,就连吴郡也没几艘吧?”

  顾品义打量了一眼,又看了眼那边已经和自家祖父坐下谈笑的马太守,轻轻摇头,“钱塘本没有什么世族,只有一个小小的张家,马康平这是在炫耀自己吗?”

  “那倒不会,张家即便如今势微,也不是他一个马康平就能动的,前些日子还挺几位长辈说起,我南方世族,必要同气连枝,对了,我记得,张家的那个谁,张齐杜,现在是在万松书院吗?”

  “嗯,好像是吧,有几年没见了,张家已经很少能被邀请到吴郡了,说起来,今年我爹,还说要我来万松书院呢,可惜耽搁了。”

  “来万松书院作甚,吴郡还缺个书院给你?”朱明启微微一笑。

  “书院是不缺,可是我们要读书,当然要去好的,万松书院授课教学,哪怕是整个扬州,也排的上名,只是今年王家在朝廷里,态度不明,为免麻烦,还是不要和王迁之有什么牵扯的好。”顾品义叹了口气。

  “那倒也是,我们顾大才子,没机会在王家人面前露个脸,总是遗憾。”朱明启似笑非笑,“我听明芳说,今儿马太守有邀请万松书院的学子们,你找个机会去看看不就是了。”

  “哼,我可没那闲工夫,一群下品之人,若是同窗倒也罢了,既然不是,就免了吧。”顾品义冷冷地说道。

  朱明启摇摇头,“那可未必,我听说,王家二公子,王凝之,如今就在万松书院读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