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四章 对刘伯温动手_我在元末种粮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基刚走,刘伯温和朱升两人一起求见。

  朱升如今已升为吏部侍郎,刘伯温身为六大宰相之一,在张阳泉授意下,目前负责分管吏部事务。

  两人过来的来意也很简单,江都军打败陈友谅后,地盘又扩大了两倍多,地方上的官员又不够用了。

  刘伯温道:“大王,目前各地县令都由百户、千户临时充任,这些将军们打仗可以,治理却并非其所长,还需速速派遣官员治理!”

  张阳泉道:“吏部的备选官员差多少?”

  朱升道:“缺口极大,至少需要两百人!”

  “你们可有应对办法?”

  刘伯温道:“臣与朱侍郎商议后,认为有两个办法可行。”

  张阳泉问:“哪两个办法?”

  “第一,再开一次科举。第二,从文吏中挑选出优秀之人升为官员,再将汉军投降的官员补充到文吏之中。”

  张阳泉皱了皱眉,道:“为何是文吏,不是胥吏?”

  刘伯温和朱升都是一愣。

  过了半晌,朱升缓缓道:“大王,自唐宋以来,胥役心术不正,深为百姓厌恶,各朝明令胥役不得参加科举。”

  胥吏分为文吏和胥役,不过因为在一个衙门办差,久而久之,就被统称为胥吏。

  张阳泉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全是后天形成。

  胥吏之所以遭人厌恶,就是因为上层权贵堵住了他们进阶通路,既得利益集团不愿再将蛋糕分给他们。

  他们没了上进之路,只能转头盘剥百姓。

  就跟那些被宫刑的太监一样,精神没有寄托,唯一能追求的也只剩下红白之物。

  张阳泉沉声道:“胥吏之害的根源在于徭役,如今徭役已改,胥吏和官员一样,都是领俸禄办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刘伯温思忖了一会,道:“大王说的是,胥吏原本也是些贫苦百姓,既如此,就从优秀胥吏中挑选合适之人,晋升为官员!”

  张阳泉点点头,道:“那就按照第二种办法,解决眼下官员短缺问题!另外,科举第三科也可以准备了,以免将来北伐时,又缺少官员!”

  两人齐声应诺,拱手告退。

  张阳泉继续默默处理着公务,半个时辰后,亲卫来报,郭念生和吕良佐一起求见。

  郭念生手中拿着一份图纸,说道:“大王,这是臣等从数十名建筑大匠手中挑选出的皇宫样式图,您请过目。”

  张阳泉接过一看,只见图纸极为复杂,一座座宫殿井然有序的分布着,虽然并非完全对称,但看起来却给人有一种奇异的流畅感。

  他并不懂建筑学,便也没有多发表意见,只问道:“这图纸是谁设计的?”

  吕良佐道:“是由江南第一名匠李惟公所献。”

  张阳泉点点头,道:“那就按照图纸开工吧,八个工坊选好了吗?”

  郭念生忙道:“还没有,报名承接的工坊太多,我们正在想法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