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一章  教育体系_明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阁官署。

  刘衍听完了宋应星的禀报,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问道:“民政部尚书赵民怎么说?”

  “启禀阁老,赵部堂觉得下官之见,有些道理,只是拿不准主意,便让下官过来向阁老禀报一番。”

  刘衍摇了摇头,这个赵民还是太谨慎了。

  其实宋应星想到的凑足各地新式学习教书先生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集中突击培训。

  先从各地招募大量没有考上功名的书生,以新式教材对这些书生进行“填鸭”式的培训,然后在短期内让他们熟悉新式教育的过程,以及想要得到的结果,如此便可以派到各地去上岗了。

  至于这些书生能否理会其中的含义,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新式学校教书先生,宋应星都是不关心的。

  眼下最为关键的,便是在全国范围内搭建起新式的教育体系,先将架子搭建起来,让这个新式教育体系正常运转,然后再逐步进行微调。

  刘衍心中对于这个办法还是非常赞同的,其实宋应星的办法,与后世那个红色政权扫盲的办法如出一辙。先集中突击培训出大量的所谓老师,这些老师甚至有的人本身就是文盲,只不过通过死记硬背,将大量的生字形状背了下来,在写字的时候,就好像是画画一般,只能认出一个大概,知道大概的读音而已。

  即便是这样的老师,也依然可以上岗,只是因为后世那个时候,全国上下认字的人太少了,只能赶鸭子上架,一遍一遍、一轮一轮的扫盲,最后才将全国的文盲人数大幅度的降了下来。

  而现在刘衍面对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整个大明上下,能够熟练教授各种新式课程的先生非常少,如今要在全国推广新式教育,就必须要将教书先生扩大化,哪怕其本人对新式教育都是一知半解,甚至两眼一抹黑,只要是能认字,能够照本宣科,甚至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照着书本念,那就可以了!

  其实华夏自古的教育体系就是“填鸭式”的方法,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不理解可以,不认同可以,不明白也可以,先记下来,等到将来年纪增长、阅历增长、学问增长之后,便能够自然而然的融会贯通,以前许多想不明白的道理,到了一定年纪自然就明白了。

  就好像后世所说的那样:年轻时候射出的一颗子弹,正中多年后自己的眉心!

  于是刘衍对宋应星说道:“宋侍郎的这个办法,本公看可以推行。只是在选取教书先生的时候,一定要对其进行甄别,凡是不赞同新政者,不管学问如何,一律都不得任用。”

  宋应星见刘衍答应了下来,心中大喜,当即抱拳说道:“阁老放心,此时下官亲自盯着。”

  开始刘衍是任命宋应星为民政部主事,暂时主管教育司。宋应星上任之后,只用了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