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9章 如果不胜,甘当军令 4000字章节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朝文武分兵派将,当然15岁的太子也在坐。

  有这么强大的实力,现在林毅不再放眼这个北上京了,而是要给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以致命的打击。

  第一支令,他让太监卢九德统兵,让黄得功为将,给他们10万大军,自山西大同朔州等地南下,直插陕西,要抄了李自成的老巢,断了他们的后路。

  林毅早就知道这个卢九德对皇上忠心耿耿,崇祯皇上死了以后,他从中斡旋,得到四点兵法的支持,把朱由松扶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拉开了南明抗清的序幕。

  也就是说这个人绝对可靠,而且此人谙练兵机,崇祯在的时候,令他多次掌兵剿贼,战绩颇丰。

  黄得功就不用说了,作为京营兵的名将,扶保了崇祯和弘光两代帝王,虽然后来作为江北四镇军阀之一,也有拥兵自重的嫌疑。

  但是他对朝廷的忠心可鉴日月。要不然他也不会舍死护主,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崇祯皇上吊,吴三桂投降了鞑子,献出山海关,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多尔衮兵进中原,左良玉造反,刘良佐刘泽清全都投靠了满清鞑子,但是黄得功拒不投降,当时是弘光元年,也就是崇祯皇上上吊的第二年,南上京破,黄闯子死战护主,最后身受重伤拔剑自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凭黄得功的一双铁鞭无人能敌,要想逃命,绝非难事,但是他保护着南明朝廷朱由崧拼死力杀,一直到死都没有背弃主子,这一点远非刘泽清,刘良佐之流所能比。

  这些历史记载,林毅当然清楚,对朝廷如此忠勇之士实在难得,这也是林毅让他肩负重担的原因之一。

  卢九德和黄得功领命之后,点齐兵马,炮响三声,高举大明的旗号,从高碑店西南部起兵,浩浩荡荡经山西杀往陕西。

  第二支令,林毅命令郝摇旗和贺人龙,各带兵2万,在周口店埋伏。这里是燕京通往高碑店的必由之路,让他们埋伏在路两侧的山林之中,李岩这10万人马来的时候,他们要埋伏好,不能暴露,一旦他们兵败要退回去的时候,这两支人马从左右杀出来,不许放走一人。

  两员大将领命之后,点兵也走了。

  第三支令,林毅派给了副将祖克勇,让他带领5万人马,继续围困高碑店,不用攻城,只要高一功他们不投降,一出城就把他们打回去。

  第四支令,让小颖和哲哲带领包括女营在内的1万人马,其中还有王建的后勤补给营4000余人,这一万人马专门负责保护太子和文武百官的安全。

  剩下的五万人马,由林毅亲自统领,正面阻击李岩的10万大军。这5万人马,大部分都不是林毅的嫡系部队,都是各地来的勤王之师,主要成分是安徽凤阳的军队,也就是大明朝的旧军队,带兵主将就是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