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93章 圣道之书 (二合一章)_诸天普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辟要写的,是一部能传千秋万世的儒门大道之书。

  这并不简单,哪怕有着本尊可测的积累,也有万法通明的真性。

  在现世,儒这个字,并非什么光彩的字眼。

  但这个字眼,真的如那世之人所想,那般不堪?

  似乎百年的屈辱,已令世人脊梁尽断,丧尽了对那个泱泱天朝大国的信心。

  迫不及待地将数千年来的传承,无论瑰宝、糟粕,都弃如蔽履,打入尘埃。

  似乎这些东西都是导致大国沉沦的罪魁祸首。

  虽然随着国力愈盛,重回世界之巅,世人再次找回信心,古老的传承才得以日渐复苏。

  但有些东西,却始终是再难以找加。

  就如同这个似乎已为世人唾弃的儒字。

  那么,儒,究竟是什么?

  且不论“儒”的本意是什么,传于世人之中,这个字已经不能一概而论。

  儒者,有大儒。

  大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则能使政治分明,信义达于四海;居穷巷,则可使民俗淳美。

  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

  有君子之儒。

  君子儒者,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儒。

  有“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之儒。

  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儒。

  此等儒者,为大儒、君子儒、圣人之儒。

  亦有“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俗儒、腐儒、小人之儒。

  在洪辟看来,儒,并非世人眼中僵硬刻板的印象。

  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一”和“易”。

  心中有志,行而有道,恒常不变,是为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独立贵名。

  天不能死,地不能埋。

  这就是“一”。

  心中的道,不能变。

  可变者,为行道之法。

  世间无万世不改之法。

  时移世易,法应为之而易,为之而适。

  这是“易”。

  圣人也有言: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待人尚且如此,治世如何能一成不变?

  无论是“一”,还是“易”。

  都要不断地学习。

  以恒常不变的定力与坚持,学以致知。

  以不断丰厚、与世而易的学识,学以致用。

  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尤未悔。

  儒者,人需。

  为人而求知,为人而求道,为人而行道。

  洪辟脑中瞬间转过千百念头,笔下已落墨纸上:

  “儒有大法,为时而易。儒有大礼,为人而易。”

  “儒有大道,虽死不改。千举万变,其道一也……”

  “……”

  “彼学道者,身体力行,可曰士也,笃厚勤勉,君子也,学而知之,圣人也。上为圣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