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上河工_重生之一九七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收入方面,真是非常的微薄。

  劳作一天,全劳动力男的是10分,女的是8分,多数人只有几分。

  一个得满分10分的全劳动力,一天的收入多数是几分到几角,如果能上五角的,那绝对是高收入了。

  年终结算,收入最高的一百元左右,绝大多数都是在三十元左右,有的还要倒补钱。

  林峰就是其中一位,年满十八岁,未参加过生产队劳作,需要上缴二元六角八分。

  相当于二元六角八分,买了一斤排骨、半斤花生。

  ……

  一眨眼的功夫,年过完了。

  正月初三,天气就一下子暖和起来,气温上升到十摄氏度以上。

  天气变暖,河道开封。

  上面的通知也下发了,上河工。

  大榆树的普通社员们,所有年满十八岁,不足四十五岁的劳动力,都要去挖河道。

  这样神山村里的大部分劳力,甚至包括怀孕的妇女都要去挖河工地劳动。

  同样年满18岁的林峰也难于幸免。

  北方冬天最苦最累的农活,就是上河工,也叫挖河。

  自带干粮、自带工具、自行前往,而且还是义务工,没工钱。

  林峰再有三天就要开学了,只需要劳作三天就可以了。

  不能出功出力,就得出钱,每天两元。

  这可不是小钱,上河工工期至少二十天。

  忙活一年才三十多元,不出工,这一下子,就得掏空家底。

  就在神山村村委组织出发的时候,林本山跑了过来。

  “爹,老二又跑了!”

  “这个不争气的玩意!每年都是挑河的时候,跑出去!本山,不是让你好好看着点!”林如海有些恼怒。

  “我就上了一趟厕所,他人就不见了!”林本山委屈的说道。

  “行了!我替我二儿子出工!”林如海说道。

  木质小推车,装土用的偏篓,铲土用的铁锨等都要检查好。

  一切准备妥当后,把被褥、粮食、生活用品、搭棚子用的材料等,往小推车偏篓里一放,推着小推车就上路了,

  接着挖河的队伍出发了,目的地,三十里外的鲁河。

  林峰开着车,拉着大伯,还有一车斗年轻人也出发了。

  上午十点左右,所有的村民才到了工地。

  到了工地上,林如海开始组织大家先安营扎寨,一边搭好工棚,一边里面铺上稻草或者麦秸,放上被褥,十几个社员打通铺住在一起,自发组成一个小队。

  然后他又到大榆树公社挖河指挥部领取挖河任务,同时其他村民在工地上每个小队的任务地插上红旗,一切安排妥当,马上就要准备开工了。

  林如海领了任务,回来了。

  任务不轻松,疏浚河道,将淤泥从河底拉到河堤以外的二三百米处。

  林峰看着断流的鲁河,河床上全是黝黑的淤泥,河堤斜度大,泥泞不堪。

  气温才十摄氏度,没有工程机械,没有任何防护保暖措施,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