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6章 何为气至针动?半夜茅塞顿开!_乡村中医李茂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到了才有效”。

  “气到了才有效。”

  “气到了才有效。”

  “气到了才有效。”

  ……

  李茂阳的大脑像复读机一样复读了一阵这句话,似有所悟,然而脑海中那道灵光一闪而过,他终是没有捕捉到。

  在咀嚼“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这句时,他又没有太多的感想了,只能从这句话中应证到常衡山常老爷子说的针刺没有绝对的补法这层意思了。

  是的,针刺中所谓的补法,其实是调动患者身上其他地方的经脉之正气来补充病所的正气,如此而已。

  ……

  李茂阳继续翻着邝文奇的笔记寻找与针刺有关的内容。

  然后他看到邝文奇写下的一段感叹。

  “所谓【针刺得气】,长久以来,被解读为,是指针刺入患者身体后出现的反应。此言大谬矣!”

  咦!李茂阳看到这一段话大感惊奇,这是许多书中的最正常解读啊,连他李茂阳一向也是这么理解的,怎么就在邝文奇的眼中成了“大谬之言”了?

  甚至连许多教材中都是写着,得气就是指针刺入患者身体后出现的反应啊?

  这反应,一是指患者的自觉感应,比如酸、麻、重、胀、痛、冷、热等感觉,或在皮肤表面局部甚至全身出现可见的一些反应,如丘疹、红线、白线等。

  二是指医者在针刺过程中能感受到针下的一些反应,如下针后如鱼吞钩一样的发沉发紧的感觉。

  几乎所有书中都是这样写的啊?为什么邝文奇就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呢?

  然后李茂阳赶紧看下去!

  “所谓【得气】,应该指扎入患者身体里的针头探到了气。

  (而随之出现的患者和施针者的感觉和反应,是你针头探到了经脉里的经气时才有的反应。

  这个结果看似没有区别,可概念上的区别就大了去了。)

  所谓的【气至针动】,应该指施针者用针调动了经脉中的经气,使得【经气流动而达到调和】这个过程。

  这个过程,就好比探矿开矿。

  【得气】,就好像你用探矿钻头探到了地下的油气。

  而【气至针动】,应该是指你把地下油气给调动了起来,使得地下油气开始随着伱的意愿进行流动!”

  ……

  闪电!

  电光纵横!

  满天电光,照得整个天空雪亮!

  这就是此时李茂阳脑海里的反应!

  邝文奇笔记里的这段话,一下子让他霍然明白了“得气”和“气至针动”的区别!

  因而,他也立马就明白了如何才能做到“气至针动”!

  按照邝文奇笔记中的这段话,他李茂阳现在达到了“得气”,就是已经能把针头探到患者经脉里的经气了,但还没有把经脉里的经气给调动起来啊!

  (“得气”阶段应该也有调动经气,否则就不会有治疗效果了,但不是出于施针者的自觉而富有成效的调动,因而针刺效果不大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