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2章艰难的中国_抗日之铁血战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炮营只有区区十二门75毫米山炮,一个重型榴弹炮营更是只有四门150毫米榴弹炮!就这么一点炮兵力量,支援一个师,居然能让师长心满意足,感激涕零,真的很难想象中国军队的炮兵力量到底匮乏到了何种地步!”

  “……这场反攻失败了。中国军队根本就无力应付成群冲过来的日军坦克,当那些装甲薄得可笑的坦克漫山遍野地冲过来的时候,他们两翼转眼间就被冲垮了,反攻迅速演变成了一场溃退。中美联合航空队和八路军的航空兵出动大批战机前来支援,用凝固汽油弹炸毁了很多日军坦克,仍然无法遏制他们的溃败之势。我们无法指责他们什么,因为他们连一件像样的反坦克武器都没有,唯一可以有效击毁日军坦克的75毫米山炮早就打光了炮弹,撤了,他们是在用机枪迫击炮迎击日军的钢铁洪流。以血肉之躯阻挡钢铁洪流的推进,对中国军队而言并不是夸张的描写,而是写实!”

  ……

  一篇篇报道发出去,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傻了。不是说驼峰航线每年都要给中国运来十几二十万吨的军用物资吗?这么多物资,足够武装起几十个美械师、旅了吧?怎么这些中国军队比叫花子还惨?国内不少报纸痛心疾首,高呼:

  “我们的精锐之师在哪儿!?”

  这个……这个问题有点儿复杂。

  驼峰航线的问题说过很多次了,主要就是以运输中美联合航空队专用的航空燃料和飞机零配件、弹药为主,这些占去整个运输能力的三分之二,剩下那三分之一的运输能力里,还有相当一部份要用来运输药品、军用食品、卡车、军马之类的,真正能用来运输枪炮弹药的运力少得可怜。最过份的是,运进来的这少得可怜的一点武器装备还被优先用来装备准备反攻缅甸的远征军,内地的军队……

  也就分了个寂寞。

  当然,中国军队也是有自己的精锐部队的,并不是所有部队都是这个惨样。抗战爆发前就有一批德械师,虽说绝大多数只有头盔和水壶是德国造的,被人戏称为“德盔师”,但三师一队却是货真价实的德械,装备之精良,训练之严格,为全国之冠。可惜,一个淞沪会战,一个南京会战,三师一队全部打残了;德国跟中国断交,断绝一切对华军事援助后,苏联又向中国伸出热乎乎的大手,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向老蒋提供包括坦克、飞机、火炮、汽车在内的大批武器装备,老蒋用这些武器组建起了两个苏械军,其中的第5军第200师更是装备大批坦克、装甲车,成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可惜的是,这批苏械部队也没有逃脱德械部队的命运,1939年中国军队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反击,其中数昆仑关战役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