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里的铡刀,闲不住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让赵桓气的青筋爆抖!

  “臣以为杀了为好。”李纲看着赵桓的脸色说道。

  赵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还以为李太宰会说什么,法不责众的话。”

  李纲无奈的说道:“臣不让官家杀太学生,就是为了补上这些阙呀。”

  “这些人都是经年老吏,他们享受了这么多国朝优待,却想要做骑墙派,首鼠两端,两头捞好处,不杀,不足以警示天下。”

  赵桓双手抱着头,靠在椅背上,看着这一长排的名单,他想了很久很久,才说道:“李太宰,朕想给他们一个机会。”

  “不可!”

  李纲掷地有声的大声说道!

  他知道皇帝想说什么,早就准备好了这两个字!

  在赵桓刚刚说完的时候,李纲就把这话扔了出来。

  “喊那么大声干什么,朕听得见。”赵桓叹了口气,这些人自掘坟墓,就连赵桓这个皇帝,都救不了他们。

  杀死一个官员,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还需要将他们的家人流放到岭南,防止他们在京中捣乱。

  这一道政令下去,毁掉的是一百三十二个家庭,不仅仅是一百三十二个人头落地那么简单而已。

  赵桓其实想留他们一命的原因,并不是说怜悯生命,他还没那么闲。

  也不是害怕青史留暴君之名。

  他都杀了刘豫了,一个经略相公都被自己车了,这暴戾之名,绝对逃不过去了。

  虱子多了不愁,反正都这么多虱子了,也无所谓了。

  他其实担心的是这些人,都是皇城司的察子们调查出来的变节臣子。

  他担心自己搞这种特务政治,弄得人心惶惶,影响靖康三年对金人的作战推进。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他还是想要解决主要矛盾。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赵桓并不想自己成为大宋后世皇帝们效仿的对象。

  皇城司的特务政治,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那是皇帝手中极为锋利的剑。

  用的不好,就是武曌酷吏政治,那样的政治体系,很容易分崩离析,自决于臣民。

  他可是深深知道,祖宗之法的大宋有多坑。

  到现在他还在补赵光义留下的坑,什么时候河北路上的坑填完了,才算完。

  自己要是弄个祖宗之法出来,后世的子孙照着来,也是件麻烦事。

  但是李纲显然早就准备好了大堆的说辞,来应对自己的妇人之仁。

  “那这件事邢狱督办起来,要反复核实,不放过一个叛臣,也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先收押归案,查实一人,朕批红一人。”

  赵桓想了想,这些人留在朝堂里,也是个祸害,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给自己来一刀,更耽误事。

  还是李纲说得对,杀了就是。

  “额,官家要杀他们?”李纲愣愣的问道。

  他这准备了很久的劝谏的话,就是为了说服皇帝下必杀之心。

  可是皇帝似乎是直接同意了自己的看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