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8章 绝不能让惨案继续发生(求订阅)_抗战之铁血战将李云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委座是想坚守徐州还是想尽量的消灭日寇的有生力量?”李云龙反问道。

  “当然是后者!”

  委员长理所当然的道:“我们对日作战的既定基本方针就是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绝对不在一城一地上与日寇进行死磕,徒增伤亡。~”

  对于这个战略方针李云龙也知道,后世的史学家们一直都在分析这个方针政策是否正确,有人认为这是老蒋为了保存实力才想出来的借口,中国那么大国家,那么多人,要是一开始就好好打,小鬼子根本不可能占领中国这么多土地,但更多的人认为这个指导方针是正确的,因为太祖在论持久战里所阐述的观点其实也差不多。

  于是很多砖家就结合了当时的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对这个指导方针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_结论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中国确实是大国,但却是一个弱国,国民经济萧条,工业落后,自己国家甚至连重炮都无法生产,武器基本靠进口,自己只能仿造一些低端落后的武器装备。

  这个战略方针是以消耗日军的人力物力为中心的作战总纲,逐渐将日军强的优势削弱.以空间分散其集中的精锐部队,让其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使其不得不每占一地就要花时间和精力对该地区进行安全化的治安清肃,以血的代价换取我们自己后方壮大的时间。

  总的来说,这个方针还是符合这个时代的基本国情的,是个可行的策略,包括如今的李云龙,虽然他身怀逆天系统,但要想从一个小小的独立团开始发展,还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时间很重要。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李云龙绝对不愿意看到我们的大好河山被可恶的小鬼子践踏蹂躏,但这不是实力还不够吗?

  再一次,李云龙对实力产生了强大的向往,并再次发誓要尽快发展自己的势力,决不能让小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蹦跶太久。

  略微失神后,李云龙收回思绪,对正在等着的蒋委员长道:“既然委座已经有了决定,那就先做好撤退的准备,但却不能像淞沪和南京那样撤退,一定要提前做好布置,要有序的撤退。”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云龙突然又想起了一件大事:原历史上的花园口决堤事件。

  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真实抗战史上与文夕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据不完全统计,在花园口决堤后,河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