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83 章_公主的自我修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来历不明的东西,大多数官员都秉持着谨慎的态度,有些人对洋人带着一份天然的防备,总觉得洋人对大清不怀好意。

  然而,还是有少数人被英国使臣的花言巧语迷惑,吸食了阿芙蓉,顿时飘飘欲仙,身体是前所未有的畅快,仿佛烦恼和病痛都离自己远去了。

  英国使臣见人上钩,心知己方的计划已成了一半。

  没有人能够拒绝阿芙蓉的魅力。

  作为阿芙蓉的制造者,英人当然明白阿芙蓉的妙处,并且忍不住想要与他们的贸易伙伴共同分享这“伟大”的造物,贸易伙伴获得快乐,而他们从阿芙蓉上获得快乐与金钱。在《圣经》中,阿芙蓉被称为“忘忧药”①,唯有虔诚的大主教们与教廷最为忠实的信徒能够获得。

  阿芙蓉不仅在海外卖的火热,在英国本地也是相当受欢迎,不过只有有钱之家能够消费得起。

  在举办宴会之时,有些英国庄园主会将阿芙蓉碾碎了掺在酒水与果汁之中②,宾主尽欢。在后世,近代医学的奠基人希登汉姆也曾热烈歌颂鸦片。③

  所以,要说英国人早早就明白了阿芙蓉的弊端,提前做好了准备,用阿芙蓉来摧残他国之人,也未免太高估了他们一些。只是,他们想要利用阿芙蓉来谋取暴利的心思,却是真真切切的。只要买方对这玩意儿着了迷,都不必英国使臣对阿芙蓉进行二次推销,买方便会自动捧着大把大把的金钱求英国人与他们做生意。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于乔治三世的孙女维多利亚女王登基的第四年,而英国首次颁布禁烟法律却是在大半个世纪之后,由此可见,英国人自己对阿芙蓉的危害性实际上也认知不足。

  如若他们更早的认识到阿芙蓉的危害性,只怕在海外大肆倾销阿芙蓉的同时,会严格控制阿芙蓉在本国境内的流通。

  言归正传,在少数官员吸食过英国使臣送上的阿芙蓉后,很快便对这玩意儿着了迷。

  为了从英国使臣处获取更多的阿芙蓉,他们一改先前冷淡矜持的态度,开始与英国使臣称兄道弟。在英国使臣给了他们更多的“甜头”之后,他们甚至自告奋勇,开始帮着英国使臣游说自己的同僚们,让他们一起在乾隆跟前进言,让乾隆同意将阿芙蓉加入采购清单之中。

  乾隆听了这些话,好奇道:“那阿芙蓉,当真有让人精力充沛、飘飘欲仙之功效?”

  底下的官员们见此事有门儿,赶忙加大力度劝说乾隆。

  然而乾隆本人就是对英国最为警惕和忌惮的人之一,他道:“让朕再考虑考虑吧。”

  而后便留下了傅恒等几个最受他信任和看重的臣子开小会。

  在被乾隆问及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傅恒慎重得道:“微臣听闻阿芙蓉可入药,有镇痛之效,听着似乎不赖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