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夜色中(下)_事象的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默。

  对方到底在犹豫些什么?实在有些令人无从判断。

  “你在密码学的问题上,有什么了解吗?”

  等了很久,对方才问了这么一句。

  既然不是拒绝,那无疑就代表着有戏。而且这个问题本身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对方所说的论文的作者应该确实是母亲曾经提及到那位爱丽丝。

  “不太擅长,倒是少有耳闻,Gematria(注1:)之类的古典密码多少知道一些。”

  “那说不定,你还会比我更容易理解一些。你知道大部分的密码系统都不可避免地拥有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密钥。当然密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单词,一本书,甚至一段音乐,但无论如何,它都必须是发送者与接受者都知道的除信息本身之外的来源。就像是古希伯来人使用圣经作为他们的密钥本一样。”

  “确实如此。”

  “那么,所有的密码系统都可以简化其概念,从根本上去分析,无非就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有限数量的可能信息。2,有限数量的可能密文。3,有限数量的用于上两者转换的密文。如果画一张图的话,那应该是从信息源开始,讯息通过加密人加密成为密文发送给解密人。这个过程中,密钥源也必须同时发送给加密人和解密人,那是解读制造密文和解读密文的方法。用论文里的话来说,也就是当爱丽丝把密文发送给鲍勃时,必然或者也许会发生的一些事。”

  海原光贵的眉头紧紧地纠结了起来。

  对方叙述的这个结构,显然与母亲下午对他们兄妹介绍的信息发送与接受结构非常相似。当然这并非是什么巧合,它们在本质上,就是同样的概念。

  海原光贵在意的不是这点,而是这段话中提到的“爱丽丝”。

  从语境上来分析,对方提及的爱丽丝应该并非是论文的作者,而是密码学中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这类名字本身也有指代,代表的是名字英文字母的开头。开头的字母越接近Z时,此人物的出现概率也就越低……

  (嗯?)

  想到这里,他忽然发觉了一个问题。

  那位爱丽丝的墓地上,双亲用以纪念她而“种”下的那些花朵似乎有些不太对。

  在日语的读音中确实很难辨识,不过“Alice”与“Iris”(鸢尾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单词。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口语思维中不引入纠错的冗余就容易产生错误的程度。难道双亲是在用近似的读音来纪念这位友人?又或者,是在故意模糊两者?

  毫无疑问,他的父母在密码与信息这方面都有着相当惊人的造诣。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

  非常奇怪,他还记得母亲说过,在那位爱丽丝还活着的时候,父亲曾经用密码学的“Alice”来开过她名字的玩笑。可在她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