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3章 鱼都煮熟了_我体内有个黑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明当即采纳了这套方案。

  只是环圈管道对材料的要求极高,普通材料只会被瞬间击穿。

  即便是超钛合金也难以抵挡,发射不了几枚便会严重磨损,迅速报废。

  甚至摩擦产生的上万度高温,就能让很多材料融化。

  曹骏稍微调整了他的方案,即在ρ管道的直线入射段,10公里的长直线管道里,注满水,以一定的流速冲出,如同高压输水管一般,利用十公里的水流,削弱水滴晶体一半以上的动能。

  剩下的交给环圈风洞管道解决。

  于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卫明把管道建造了出来。

  足足110公里长、口径八十公分、管壁厚达五十公分,使用耐高温的超钨合金材料的无缝管道——这样的管道,可直接作为炮管,以每秒一发的速度发射五倍音速炮弹,打个十万发不会报废。

  但它还是不太够用。

  卫明还在风洞管道的主要摩擦区,覆盖一层薄薄的水滴晶体材料——卫明搜集了一圈,以报废‘水滴1号’飞船为代价,这才收集了勉强够用的水滴晶体材料。

  因为除了水滴晶体本身,没有任何材料顶得住如此剧烈的摩擦。

  最后就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也耗费了长达一周的时间,地点依然设置在了千岛水库。

  因为考虑到散热的需要,ρ管道必须全部浸泡在冷水环境中,享受充分的冷却,否则要不了一会,风洞管道的温度会升高到五千度以上,接近太阳表面的温度,连岩石都能熔化,没有冷却环境怎么行?

  ……

  3月10日。

  千岛水库。

  次音速鼓风机安装到位,可以开始工作。

  卫明进入到岸边一座小山中挖出的地下空间中。

  他近前有一条原煤输入传送带。

  前方是口径三十公分(较小),长度达到三百米,空气被不断快速抽走的近似真空环境的管道,再过去才是十公里长的高压水管。

  真空环境装置,现在不需要了,因为卫明所处的地下空间,空气被抽走了%,也形成了近似真空的工作环境。

  卫明是不得不穿上笨重的密封防护服,后面拖着根尾巴一般的输气管,进入到地下空间工作。

  原因无他,就是为了安全而已。

  不做好防护工作,上万公里秒速的水滴晶体,直接打在水流之上,溅起的水花都可能杀死卫明。

  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音爆巨响,能瞬间震聋耳朵。

  将工作环境抽成真空,也是为了减小噪音的破坏力。

  当然由于做不到绝对密封,工作环境还是会残留少量空气分子,但高速旋转环境下,密度不同的物质会明显分层,却只有碳元素会发生聚合、压缩,最终合成为水滴晶体。

  其它元素或许也能合成新的晶体,只是目前还没有发现。

  体内的小黑已被提前释放了出来。

  开始制造引力旋涡,吸收煤炭,不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