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集火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们对现代战争的定义通常是所谓的高科技武器,在冷酷无情的血腥场面中,屠杀者科技水平对比悬殊的敌人,然后在爆炸和火焰中,一群人手持着硕大的武器,叼着可能是从古巴老手里抢来的雪茄,昂然走出战火,扫射一些已经濒死,却仍然对他们有所企图的敌人,最后救出一个他们需要营救的目标,然后捎带着带上两个金发碧眼,丰胸大屁股的小妞,为自己之后的幸福生活预设准备。

  可惜,这些事情只发生在电影里,是一些没事用蛋白粉将自己吹的满身肌肉的影星们热衷的事情,真正的战争显然与这一切大相径庭。

  战争是一门精密的科学,但又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你首先要评估战争的利弊,然后进行战前资料和情报的搜集与整理,并且针对资料制定作战计划,繁重的作战计划几乎要消耗参谋系统大半的精力和时间,而之后,则是执行计划之前必要的调遣和伪装,在这些行动中,必然要进行必要的欺骗和伪装手段,以防止过早暴露战术意图。

  之后的战争开始,部队按照之前的作战计划进行作战,但前提是,你首先要知道敌人在哪里,他们的意图是什么。

  张曙光自认为他做的已经够完美了,但是当战斗打响之后,他发现,他与殷勇还有极大的差距存在。这不是简单的战术手段的诧异,更多的是对战争的敏感性,以及冥冥中的对未知的预见。

  早在战斗开始之前,他已经制定了足够详细的计划,但是敌人的反应和反击却让计划最多只实现了百分之八十五。幸好预备队及时投入,让战斗在悬殊力量下,以碾压的优势得以迅速结束。

  站在被占领的小镇里,看着四周残破的建筑,以及正在默默打扫战场的士兵,张曙光知道能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一次突袭的成功,意味着敌人反应过来之后,会加倍的报复,而更催促他加快动作的,还有国内的情况。

  丁文彦被抓的消息,他已经清楚了,虽然之前收到消息的时候他很震惊,但是对于丁文彦的安排,张曙光觉得自己还不够参谋的资格,以他对丁文彦的了解,他相信,对方不会如此冒失的做出这件事,所以,他现在需要做的不是替对方担心,而是做好眼前的事。

  按照计划,中国被牵扯进战争之后,必然会经历相当一段时间对抗敌人双方的时候,这就如同三国演义里,吴蜀魏三国,每个国家都曾经遭到其他两国的联合攻击(小卫记不清了,貌似吴国没有),联合和敌对本身就是一个量的两个极端体现,相互之间会随着时间的不同而转变。

  既然一切都必然要发生,那么就让这一切来的早一点,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是疖子总要出头的。告诉部队,完成阵地夹过之后,立刻撤退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