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相见恨晚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的。

  臧洪多少有些意外。《论语》《孝经》是常见的启蒙书,《孟子》却不是,读《孟子》的大多是有一定基础,专心向学的士子,并不适合初学的蒙童。

  带着好奇心,他向一个大声背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少年打听,这才知道《孟子》是河东诸学堂的启蒙教材之一,授课的是太仆赵岐的弟子。

  臧洪见过赵岐。赵岐奉诏安抚关东,劝袁绍、公孙瓒罢兵时,臧洪与他有一面之缘。知道他对《孟子》下了不少功夫,只是知音不多,想不到如今在河东找到了用武之地。

  臧洪很是好奇,决定经过太原时,去拜会一下赵岐。

  荀彧对他说过,赵岐已从关东返回,正在太原。

  经过绛邑时,臧洪想到荀彧对绛邑令贾逵的赞许,决定在绛邑留宿,顺便打听一下贾逵其人。

  在驿舍住下,臧洪便召来驿长,问起贾逵。

  驿长回答了几句,离开时,顺口问了一句。“足下是从关东来么?”

  臧洪也没多想,点头承认。

  驿长离开,臧洪就座用餐。还没等他吃完,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似乎有人将他住的院子围了。紧接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甲士。

  驿长也跟了进来,伸手一指臧洪。“贾君,就是他。”

  年轻人走到臧洪面前,拱拱手。“臧君,在下绛邑令贾逵,敢请教。”

  臧洪起身,与贾逵见礼,看看驿长,又看看一旁严阵以待的甲士,笑道:“明廷这是何意?”

  贾逵并不解释,上下打量着臧洪。“关东人?”

  陈容刚要上前解释,却被臧洪拦住了。

  “是。”

  “来河东是公干,还是游历?”

  臧洪摇摇头。“都不是。”

  他到河东来,是应天子之征,但陈容没见过天子,征辟的诏书在陈宫手里,臧洪身上并没有任何凭证。他的路传是河东太守府开具的,却也没说明他的身份,与普通士人无异。

  至于雁门太守的官职,他只是从荀彧口中听到,还没有真正履职,同样没有任何证据。

  很显然,贾逵对关东人非常警惕,驿长之所以去报告,可能和他的口音以及对贾逵本人的兴趣引发了猜疑,以至于贾逵不仅亲自赶来了,还派人围了驿使。

  这是将他当细作看了。

  臧洪对贾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有点相信荀彧的话了。

  别的不说,贾逵的警惕性就很高,治县颇有治兵的味道。

  因为家传,臧洪好习兵法,贾逵很对他的胃口。

  “来河东作甚?”贾逵来回踱着步,手已经按上了腰间的刀环。

  “明廷可知关东州郡结盟讨董之事?”

  “略知一二。”

  “我是主盟人。”

  贾逵愣住了,盯着臧洪看了又看,突然说道:“故太原太守广陵臧君仲明是你什么人?”

  “那是先父。”

  贾逵瞪大了眼睛。“你就是那个据东武阳,为故主复仇的臧洪?”

  “正是。”臧洪抚须颌首。

  贾逵哈哈一笑,拍拍额头。“我真是孤陋寡闻,明珠在前,却当作鱼目。惭愧,惭愧。”

  一边说着,贾逵一边道歉,命人撤去包围。

  臧洪并不介意。“绛邑在河东腹地,明廷如此警惕,却是为何?”

  贾逵连连摇头。“臧君有所不知,绛邑地处南北、东西交汇之地,往来的人员复杂,其中不乏关东细作。我身负重任,不得不多留一点心。天子行都所在,闹出叛乱来,可就不好看了。”

  “关东细作会到这里打听消息?”

  贾逵叹了一口气。“郭图就是取道绛邑逃出河东的。”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