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历史上的真大佬,土豆的推断【求鲜花,求一切】_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再到徐光启的发现。

  以古代的消息传播效率而言,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也不奇怪。

  所以如果从常理来推断的话,早在1550年左右,土豆应当就已经传入到了国内。

  而在1550年到燕长卿如今所在的大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两者之间的时间差也不过是小两百年罢了。

  在这小两百年间,难道土豆就完全没有可能传入国内吗?!!

  往上翻翻,刚才提到的早在公元220—280年,万震这位超级大佬所写的《南州异物志》就已经涉及到了中南半岛,贵霜、非洲、罗马等地域的信息!!!

  那时候可是距离燕长卿如今所在的大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一千年前呀!!!

  一千年前都已经有其他大洲的异国番商前来与华夏贸易。

  区区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在大明洪武年间出现一个带着土豆的异国番商。

  这在燕长卿看来完全是一个合情又合理的事情。

  至于为何在大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不见有关于土豆的记载,直到1628年才在《农政全书》有土豆的相关记载。

  燕长卿更倾向于在这小两百年间土豆已经传入,但是因为并没有一个如同他这般认识、知道土豆是一种粮食作物的人,也没有一个侥幸将之种下去的人。

  所以尽管可能曾经惊鸿一瞥地出现在大明洪武年间,但是随即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最终直到1628年,才借助徐光启这位大佬的《农政全书》,在历史之中正式留下自己的名号。

  当然,以上这些猜测都是燕长卿根据之前从番商手上买到的土豆这一个结果,来倒推的前因。

  同样也正因为提前两百年得到了土豆,所以燕长卿对于同为南美三大农作物的红薯、玉米也是充满了期待。

  毕竟既然能够得到土豆,那么就同样意味着有机会得到红薯、玉米等其他相关农作物。

  对于这个时代的海航商人来说,粮食补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证平时海上航行,又或者是遇到海难流落荒岛时,能够得到长久、稳定的食物来源。

  很多海航番商都会在船上准备着一些容易种植的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

  像燕长卿去年底遇到的那个遭遇海难,流落到大明的海外番商就是如此。

  当时燕长卿遇到对方的时候,他正蹲在码头,一边啃着土豆充饥,一边竭力向来来往往的商人推销他的商品。

  对此,燕长卿也不管他卖的东西值钱不值钱,直接非常大气地直接包圆了他所有的商品。

  甚至后面还主动出资与他合作,并且购买大船送他回去。

  就是希望他下次能够再带着更多的农作物种子来到大明!

  ps1:新书启航,急需各位帅哥、美女、大佬们的大力支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撒泼打滚求收藏、求推荐、求安利、求鲜花,求一切呀,还没收藏的点个收藏呀,谢谢各位!给各位大佬跪了!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